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新闻>校友芳华>正文
我校园艺学院杰出校友、蔬菜专家邹学校
2014-09-22 11:44  
[文章下载]
人物简介 :邹学校,男,1963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县,2005年7月获南京农业大学蔬菜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国家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湖南省蔬菜学科领军人才、首席科学家,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辣椒育种岗位专家。长期从事辣椒遗传改良与育种研究,创造了一批优异辣椒种质资源,建立了辣椒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体系,育成了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系列辣椒新品种,突破了辣椒品种产业化系列关键技术。育成的辣椒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3亿亩,高峰时期占我国同类品种栽培面积的60%。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奖励,两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1999年度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个人先进事迹
(一)育成了系列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辣椒新品种。 辣椒是我国各地普遍种植的主要蔬菜。20世纪80年代,他作为主要参加人,针对我国辣椒品种产量不高,上市集中的问题,以早熟、高产为育种目标,相继育成了湘研1号、湘研3-6号5个杂交品种,成为当时我国适应范围最广、经济性状优良的辣椒系列组合。该成果获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20 世纪90年代,他作为主持人,大力推广湘研 1 号、湘研3-6号新品种。并针对当时第一代商业化杂交辣椒品种病害危害严重、抗逆性差等生产问题,以抗多种病害为育种目标,相继选育出对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疮痂病和疫病等多种病害有优良抗性的湘研7-10号4个杂交品种,较第一代杂交辣椒品种田间病害损失和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大面积推广应用亩增效益达到22%。该成果于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0 世纪90年代后期, 针对辣椒按优势产区布局生产的要求,以提高辣椒耐贮运性、商品品质为育种目标,相继育成了湘研11-20号、湘辣1-4号等系列高产、优质、商品性状优良、耐贮藏运输的新一代辣椒品种,大面积推广后取得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成果于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近年来,随着辣椒加工业的发展和消费市场的细分化,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开展了多种专门用途的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又相继育成了加工专用的博辣系列品种17个,满足了剁椒、泡椒、制酱、干制、辣椒素、红色素提取等不同加工用途的需求,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原材料利用率;育成鲜食专用的福湘系列品种8个,炒食口感明显改善;育成鲜食、加工兼用的兴蔬系列品种10个,使辣椒的供应更加均衡,保证了椒农的经济利益。该成果于2011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二)重视种质资源研究、创新辣椒育种技术。 20 世纪90年代初,研究了我国1000多份辣椒品种资源的遗传特性,探明了辣椒抗病性、果实营养成分、植株形态特征与起源地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湖南是辣椒最有可能产生抗源的区域和进行抗性育种的最佳地方,并从中筛选出我国辣椒育种骨干亲本伏地尖、河西牛角椒、湘潭迟班椒,他的研究团队和四川、江西等全国同行一起,利用这3个骨干亲本共育成有重要影响的辣椒品种47个,种植面积占人国辣椒的半壁江山。
20 世纪90年代后期,发现了河西牛角椒不育株,由此育成了新的细胞质不育系9704A,成为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辣椒雄性不育系杂交品种的主要不育基因来源。开展了辣椒光合特性、抗病性等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提出了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性状、抗病性、果实营养成分的遗传模式,这些研究结果为辣椒育种亲本的选择与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进入21世纪,开展辣椒雄性败育机理的细胞学观察和生化机理研究,特别是不育性与温度的关系探讨,为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品种选育和规模化制种技术的突破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选育和转育了17个优良不育系和35个优良恢复系,12个雄性不育杂交品种。
近年来,积极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育种实践,相继获得了与辣椒产量、抗病性、商品性状等的分子标记50多个,研究了辣椒雄性不育系细胞质分子遗传特点,克隆辣椒雄性不育基因、辣椒素合成酶基因9个,为辣椒雄性不育和高辣椒素品种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这些基础研究成果不仅用于指导品种选育,还进行系统整理,他先后出版了《辣椒遗传育种学》等16部著作,在《Am J Bot》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多篇。
(三)创新辣椒产业技术,推动了我国辣椒产业跨越式发展。邹学校研究员长期坚持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积极解决影响辣椒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推动了我国辣椒产业技术和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突破了辣椒品种产业化系列关键技术。采用生态穿梭法选择提纯与扩繁杂交辣椒亲本原原种和原种,保证了亲本的经济性状始终处于优良状态。发明了辣椒徒手去雄和二次授粉技术,不仅提高了杂交效率,还提高了制种质量和产量。突破了液氮贮藏辣椒花粉产业化技术,花粉的使用寿命由1周延长到2年,父本集中种植、采粉,统一配送到制种基地,且可多年使用,保证了花粉质量和按时供粉。创建了辣椒高效的杂交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亩制种产量由5-10公斤提高到40-50公斤,最高达100公斤,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辣椒种子生产基地。最近又突破了辣椒雄性不育制种技术,线椒、牛角椒品种基本实现了雄性不育系制种,因省去了人工去雄环节,可降低了制种成本30%,种子纯度达到了99.8%。发明的双层聚乙烯薄膜加硅胶密封贮藏种子技术,在南方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种子室内贮藏安全期由1年延长到3年。
从品种选育和种子质量入手,开展制度创新、品牌创立,建立了适合我国的高效蔬菜种子经营管理体系,成功将湘研究辣椒品种产业化,创立了“湘研辣椒”名牌,“湘研”商标成为我国蔬菜种子行业第一驰名商标,加快了我国蔬菜种子杂种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1997 年发起成立辣椒协会,2001年担任会长至今,及时协调解决全国辣椒科研、生产中出现的问题。2001年创办了《辣椒杂志》,积极推动辣椒产业信息和科技信息的交流。这些工作促进了我国辣椒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国辣椒年种植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300万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万亩,产业规模世界第一。
二、主要学术任职
1997 年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理事,2001年任中国园艺学会辣椒研究会会长、湖南省园艺学会理事长,2002年任湖南省农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4年任湖南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2005年任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生产力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2006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2008年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人民政府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园艺学报》、《农学学报》、《中国蔬菜》编委,《长江蔬菜》、《湖南农业科学》、《辣椒杂志》主编。
三、获得奖励和荣誉
1992 年获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建所一等功,1994年获湖南省直“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5年获湖南省首届青年科技创业十杰,1996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1997年被评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湖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获湖南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2002年获湖南光召科技奖,2004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2006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湖南省优秀专家称号,2007年获湖南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2008年获中国工程院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10年获科技部授予“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