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新闻>校友芳华>正文
从南农走出的微生物学专家---记我校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校友黄力研究员
2015-04-10 11:24  
[文章下载]

 

人物简介 :黄力,男,1958年2月出生于南京。1982年获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学士学位,1988年获加拿大Guelph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工作。2001至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8年至2013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所长。现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黄力是我校资环学院前身─土化系77级本科生,于1982年考取国家教委公费出国留学生,1983年赴加拿大Guelph大学留学。先后于1985和1988年获得微生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去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化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应聘担任加州Pomona学院生物系助理教授(Tenure track)。1996年,辞去教职,携全家回国,结束了在北美近13年的学习和工作。
回国后,出于专业背景和研究兴趣的考虑,黄力选择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那时,我国的科研条件颇为窘迫。研究所用房紧张,想尽办法安排了一间26平米的房间,兼做办公室和实验室。除了几把桌椅和一个巨大的层析柜之外,房间里一无所有。黄力手头的启动经费是3万元。他精打细算并经过反复讨价还价之后,购置了最需要的11件设备,当然全部是国产的。(一年之后,只有一个小烤箱依然工作,其它设备均报废了。)
黄力研究员从事极端嗜热古菌遗传机制及其环境适应性的研究。古菌是7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多生活于极端自然环境。当时国外做此类研究的人还不多,国内则更少。黄力在这一研究中主要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条件下,黄力计划要做的很多工作在国内是无法开展的。本着能做多少做多少的想法,黄力带着一个研究生开始了回国后的创业,自己没有仪器,设法借用别人的,困难的实验无法做,就先做简单的。就这样,在国外启动后带回来的项目很快取得了进展。
19 98年,黄力回国后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在国际微生物学领域著名刊物J Bacteriol上。在国外期刊、特别是主流期刊上发表文章在当时还是很大的事情,因此,所里给了他很高的荣誉。受此鼓舞,黄力对于在国内做出高水平工作的自信心大大增强。1999年,他成为研究所第一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之一。从那以后,黄力回国后的事业发展迎来了转机。
随着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及国家科技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他终于可以开始全面展开自己的研究计划。2003年以后,一系列重要成果开始涌现。他领导的实验室在极端嗜热泉古菌(古菌中的一大类群)染色质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甲基化修饰、DNA复制过程中的引物合成及其调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发现。他们还在云南腾冲热泉中发现了一种新型古菌病毒。这些工作在Mol Microbiol、J Virol、J. Bacteriol、J Biol Chem、Nucleic Acids Res等高端刊物上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兴趣。
近十年来,黄力常态化受邀在Gordon会议、极端微生物大会、嗜热微生物大会等国际专业会议上做报告。目前,他担任着极端微生物专业刊物《Extremophiles》的执行编辑(Managing Editor)、《微生物学报》副主编,还担任《Archaea》、《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科学通报》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等刊物的编委。经历了回国之初的艰辛,却赶上了祖国科学的振兴浪潮,作为亲历者和见证人,黄力心中经常涌动着一种独有的自豪。
在确定回国之时,黄力做过很多抉择。其中,他认为最明智的选择之一是加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当时,科研装备条件普遍较差,但利用世行贷款装备的重点实验室则相对好很多。重点实验室的共享设备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回国之初经费不足的困难。更重要的是,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凝聚人才的地方。黄力回国后即担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室主任的带领下,他充分利用原有的学科积累,积极推动极端微生物研究,与兄弟单位合作,于1998年启动了我国第一个微生物基因组计划。2001年,黄力担任了实验室主任。从那以后,他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终于打造出一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极端微生物研究团队。
该团队于2004年获准主持极端微生物973项目。2007年,以黄力为学术带头人的极端微生物研究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这是微生物领域的第一个基金委创新群体。现在,我国的极端微生物研究已经充满自信地走上了国际舞台。
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期间,黄力对于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印象深刻。他认为,正是西方厚重的科学文化底蕴才造就了其现代科学的辉煌。西方科学家不仅致力于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还自觉承担向社会传递科学知识、科研乐趣的责任,构筑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这种科学传承和知识传播意识是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基石。西方现代科学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历史,但我国至今尚欠缺科学文化和土壤。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科研条件的改善和人才队伍的壮大,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大国。但是,我国还远不是科技强国。究其原因,应该是科学文化尚不成熟。
基于上述认识,黄力回国后即自觉参加科普活动,希望能够为我国的科学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在中国科协青少部的主持下,他先是参加了跨世纪青少年培训计划,指导来自北京八中少年班的两位十二、三岁的中学生开展一个小课题的研究。一年后,两位同学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并获得了三等奖。
此后的十年里,黄力积极参加北京市科技俱乐部的活动,先后接纳多批来自北京市的优秀中学生,在自己的实验室进行科学实践。参加这一活动的很多同学在一些大赛中获得了奖项。但是,黄力对这些奖项并不看重,他一再表示,他只是希望能够提供机会,让对科学研究有兴趣的同学能够走进科学、感悟科学,让他们在经历了科学实践之后,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做出理性的设计。黄力对科普活动的热心也为他自己赢得了荣誉。2002年,他获得了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近年来,黄力大力倡导科学文化,在科技俱乐部里开展了科学论坛活动。他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科学文化必将在我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到那时,中国科学将迎来自己最为明媚的春天。
结语:  转眼之间,黄力回国工作已有十八个春秋了。在回国之初,他遇到了没有想到的困难,而如今,他又为中国科学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的发展速度惊叹。黄力经常回忆起第一次到微生物所的情景。那天正好是大雨过后,街道满是积水,跑了一趟之后,他的一双皮鞋也就报销了。那时,实验大楼前的街道坑洼不平,街边常见摆摊叫卖的,楼里供电也不稳定,不时断电。2007年,微生物所搬迁至奥运园区。研究所的新大楼设计精良,环境宜人,与国外许多研究机构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在亲身经历了这一巨大变迁之后,黄力感慨良多,他庆幸自己赶上了这个腾飞的时代,为自己能对中国科学的崛起做出一份贡献而自豪。

关闭窗口